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全链条追溯、全过程管控!
目前,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市场监管局在落实原有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加大了进口冷链食品的管控力度,加强监督检查、落实主体责任、建立追溯体系等措施,形成“闭环管理、溯源倒查、滚动推进、强化规范”的“物防”工作机制,实现重点主体全覆盖、重点品种全溯源、重点问题全销号。商家售卖的进口冷链产品上,外箱会贴有一个二维码,扫码之后,页面上会显示进口冷链产品的溯源码、入境日期、检验检疫证明编号、输出国家或地区、接收企业等内容,还附有检验检疫证明、消杀证明、核酸检测报告等凭证。
超市负责人称:“有了这样可以实现追溯的二维码,我们就能了解商品的来源,进出口情况一目了然,做到了来源可查询,去向可追踪,也更方便我们对产品出入库进行管理,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冷冻产品也更放心。”“有了这套系统,首先是方便了索证索票,其次对于入库的产品,赋码之后经营主体自己也能做到心中有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浙冷链’推广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进口冷链食品的全链条追溯,全过程管控。”8月3日,郴州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疫情防控冷链食品执法检查中,发现北湖区长冲工业园某冷库内有325件(约9.7吨)来自加拿大的冻肉没有按要求进行追溯码赋码、贴码,产品追溯信息不全,执法人员当场按程序对该批进口冷链食品予以查封。按照湖南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在全省推广使用“湖南省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系统”(以下简称“湘冷链”)的要求,全省范围内从事进口冷链食品贸易、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物流仓储、餐饮服务等行业的相关单位或个人,凡在省外采购进口冷藏冷冻畜禽肉类、水产品、水果、乳制品等并运入省内销售,需在“湘冷链”系统中上传相关产品品种、规格、批次、产地、检验检疫等追溯数据,并使用“湘冷链”为相关产品按批次进行追溯码赋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贮运、加工、销售未加贴“湘冷链”电子“追溯码”的进口冷链食品。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告诫全市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要求,严格落实食品追溯主体责任和疫情防控责任,确保所经营的进口冷链食品全部实现可追溯,做到“四个不得”:一是没有检验检疫证明的,不得上市销售;二是没有核酸检测合格报告的,不得上市销售;三是没有消毒证明的,不得上市销售;四是没有产品追溯信息的,不得上市销售。对采购、使用来源不明的进口冷链食品,市场监管部门将坚决予以从严、从快查处。记者近日走访了解到,目前市内大型商超冷冻海鲜产品产地主要来自国内,从国外进口的产品也可通过“云智溯”平台追根溯源。记者在盒马鲜生顺城购物中心店海鲜区看到,冷冻海鲜产品大多来自国内沿海城市,比如江苏连云港的秋刀鱼、山东威海的鱿鱼须、山东青岛的马鲛鱼、浙江舟山的海鲈鱼、浙江宁波的东海白鲳鱼、广东中山的大乌头鱼等,也有产地为缅甸的墨鱼、泰国的生冻黑虎虾以及法国的银鳕鱼等。“产地为昆明的日月贝(虾夷贝)今天销量最好,中午就已经全部卖完了。”在盒马鲜生大悦城店,工作人员介绍,东海大竹节虾、上海湄冻生巴沙鱼柳、山东青岛挪威北极鳕鱼扒、湛江大白对虾、浙江杭州阿根廷红虾仁、上海欧式原味三文鱼柳等产品也很受消费者欢迎。在家乐福正大店海鲜区冰柜内只找到一种来自泰国的生虾仁产品,其余的冷冻海鲜产品均来自国内沿海城市。“现在进口的也少了,都是国内的,销量也还可以。”工作人员说。昆明家乐福公共事务部经理高菲表示,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需求以及市场的综合情况考虑,目前家乐福销售的冷冻海鲜产品大部分都来自国内,直接从国外进口的很少。2020年12月1日,云南省冷链食品信息追溯平台“云智溯”上线,对从省外采购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并运入云南的进口冷链食品实行“首站赋码”管理。7月27日,记者在家乐福正大店看到,产地泰国的速冻生虾仁,扫描外包装袋上的二维码后输入追溯码,就能显示产品加工信息、原料来源农场信息、各项认证指标介绍等。市市场监管局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工作人员王昕表示,去年12月1日,昆明市就按照上级部门要求设立了两个集中监管仓,凡是进口冷链食品都必须进入集中监管仓进行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杀,相关货品在取得预防性消毒、核酸采样检测合格证明以及出库证明后,才能在全市范围内存储、加工和销售。来自市市场监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昆明两个集中监管仓共查验冷链运输车3792辆,开展核酸检测70193份(含食品外包装和运输车辆箱体内壁),对4804180份货物进行了预防性消杀,开具出库证明7642份。“市市场监管局及时关注国内外疫情动态,及时排查国内外高中风险地区进口冷链食品情况,从源头上来进一步保障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王昕也提醒,市民在购买过程中可通过查验生产日期以及“云智溯”码查看货品的流通环节以及基本信息,只要是在正规商超销售的产品都可放心购买。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红网郴州站、掌上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