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者收入增长以及需求升级,追求高品质、选择非本地产的生鲜消费热情日趋明朗。
数据显示,2018年生鲜行业市场规模达接近5万亿,同比增长5.3%,线上海鲜水产偏好度最高的城市是位于西北的兰州。
近日,东海开渔,随着生鲜电商加入梭子蟹网销的大军,如何保证“鲜”与“活”成为生鲜电商跑通链路最大的考验。
“梭子蟹是海洋地区家常海鲜,产量大,但如果只在本地卖,数量太多,很难快速销售掉。”舟山国际水产城志军水产店主夏志军今年开始尝试与生鲜电商合作,拓宽市场,将梭子蟹大规模运到更远的成都、重庆等内地销售。
然而,以舟山到成都为例,两地陆运距离超过2000公里,日夜兼程需近40个小时。按照传统的运输方式,离开海水的梭子蟹存活率不到70%。
新型循环水车提高了梭子蟹存活率
冷链物流升级是未来制胜之策
保证梭子蟹的“鲜”与“活”,是冷链物流倒逼供应链和仓储技术赋能的结果。
近段时间,商超、物流不断通过冷链物流升级,将非本地生产农产品外运,以期寻找新的竞争力。顺丰日前在莱西规划打造集生鲜采后各环节处理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打造“智鲜+预处理+场景化包装供应链”新模式,降低人工成本和货品损耗。7月初,沃尔玛宣布将在未来十到二十年砸下80亿元升级其在中国的物流供应链,冷链物流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生鲜电商则青睐与已成型的物流供应链合作。京东7FRESH依靠自营物流体系和仓储链条,将两个国家间以往4-5天的陆运加空运时间缩短到48小时内。超级物种也依托永辉自身的生鲜供应链的先发优势和积累,并在日前同新西兰食尚大赏启动“地球物种计划”布局全球生鲜美食直采。
生鲜最怕的是丢了“鲜”。冷链基础设施水平与规模直接决定了农业对餐桌高质量的输出量,但是冷链壮大是否真的等同于盈利仍是一个未知数。
循环水车装运货物范围
来源:搜狐网